首页  学生工作-正文

喀城小忆--汉办志愿者周凯峰苏丹教学札记

[发布单位: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6-21]


周凯峰,我院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,2015年9月通过国家汉办遴选,赴苏丹开展汉语教学工作。

 

喀城小忆

我叫周凯峰,目前任教于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,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。自2015年9月18日起,至今已超过8个月的时间,回忆往昔岁月,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慨,交织着种种复杂情感。

出国前培训

 

清晰地记得刚到喀土穆,一下飞机,便被一股股热浪袭来,闻说中的“火炉”喀土穆果然名不虚传,当天接待我们的是院长和孔院的前任志愿者老师,在受尽旅途的劳累之后,我们来到了孔院教师驻地。它是一栋楼,这栋楼本来没有名字,但是我们根据它的颜色给它起了名字,叫它“小黄楼”,总共三层,住着孔院的所有老师和志愿者,也包括我们的院长,楼顶是天台,是我们日常开会或者娱乐的地方,就这样,我们开始了在这里的新生活。

喀大小黄楼 志愿者宿舍

 

在异国新生活的开始,虽然有充满着新奇,但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。第一个麻烦就是吃饭问题。和以前完全不一样,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有食堂,在家的时候有父母,从来不用为吃饭问题发愁,而这里的条件逼迫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做饭,会做的便不认为这是麻烦,对不会做的来说,便是巨大的挑战,对我而言,这个挑战更为艰巨,起初连米饭都不会蒸的我开始面对一切,自己把握水和米的比例蒸米饭,自己和面做面片子,自己炒菜,一切都是摸索,一切都是尝试,但常常也会有收获。第二个麻烦就是适应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。曾今总觉得当学生累,每天有很多的作业,还有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批评,总觉得老师一天优哉游哉的甚是舒坦,可是角色转变以后才真的意识到自己以往是多么稚嫩,作为一名老师,每天都要伏案备课,在教学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,在课堂上的两个小时也不简单,一个小小的“b”、“p”的发音问题,往往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进行纠正,结果往往还不尽人意,我们常说的“的”、“了”、“过”等对任何一个汉语教师来说,能够讲得清楚便是极大的能耐,除此之外,面对不听话、不写作业的学生,通常都是有气没处生,落得无可奈何的处境。第三个麻烦就是生活环境的单一,这里没有网吧,没有KTV,没有火锅店,没有啤酒摊和烧烤,唯一的娱乐场所就是小黄楼附近的一个台球厅,台球厅很破,但我们还是会常去消遣,自有一番乐趣。第四个麻烦就是语言交流的障碍,英语不好,阿语不会,有时候简直就像一个哑巴一般,在国内的时候从未觉得交流会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大障碍,刚开始的时候,想去什么地方,自己不会打车,买东西也不会讲价,常常急的说不出来,用手比划也无济于事,总之,想说的话很多,就是无法言语。第五个麻烦就是天气问题,在国内,每当气温达到三十摄氏度,人们便叫苦连天,可是喀土穆一年里的最低气温也超过了三十摄氏度,平常的温度都保持在三十五到四十左右,我经历过喀土穆的冬天,当时的气温穿一件短袖或衬衫也仍会感受了午后骄阳的火辣,丝毫不亚于国内的夏天,到了五六月份,持续45度左右的高温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考验。

也许,当你看到我讲的这些故事的时候,你的热情已渐消退,失去了奔赴喀土穆的勇气,但我没说一句假话,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。《菜根谭》有言“横逆困穷,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。能受其锻炼,则身心交益;不受其锻炼,则身心交损”。我虽没有饱受穷困之扰,亦没有豪杰之气,但在喀城也算尝到了逆境中的几番滋味。如今看来,起初的遇到麻烦就像冰雪一样早已在这座“火炉”之城融化,我现在的心情已经变得平常和坦然,没有刚来时的不安之感。

起初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做饭问题,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扭转,在自己的摸索和逐渐尝试中,我已经取得了些许进步,自己一个人可以独立做几道菜,虽然做不出什么美味,但好歹也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了。

既做教师也做饭

 

说起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的这个问题,自己也有很多的感受。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所、不同的年龄段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学生时代虽然有作业、有考试,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,但学生也有属于自己的快乐。如今我早已从学生过渡到了老师,虽然每天有很多的工作,要备课,要给学生批改作业,但是每当看到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,在我的课堂中学到汉语知识,了解到了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化,便觉得再多的付出的辛劳都是值得的。除了给他们教授课本知识以外,我还会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诗歌教给他们,告诉他们是什么意思,比如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、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等等!我要求他们要背诵下来,课后,他们也会在其他老师或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学到的诗词,作为老师,这何尝不是一种喜悦和满足呢。

学生 朋友

 

小黄楼附近的台球厅依然每天开放,可是去的不再那么频繁了。生活虽然单调,但我们总在尝试自娱自乐,空闲的周末大家便在一起做饭,吃饭的时候围着大桌子定是一番“高谈阔论”。同时,我们也会到中文系、巴哈里等教师驻地相互走访,总之,我们一直在这个单调、燥热的环境中追求更好的生活。

参加苏丹人的婚礼

 

语言是交流的工具,初来乍到,才会意识到这个工具是多么重要,从最初的见面打招呼,说谢谢,说再见,到后来掌握基本的数字,学会打车,买东西也能够讨价还价,虽然我们的阿语说出来总会被当地人听起来好笑,但就是这样,让我们消除了刚来时的恐惧感,也让我们学会了独立做基本的事。

上课

 

如今正是喀土穆的高温季节,每天的气温基本都保持在45度左右,最近一段时间不知因何缘故,出现了一个异常状况,那就是隔天停电,有空调的时候两个小时的课下来常常都是满头大汗,试想45度的炎炎烈日,教室里坐满了学生,老师站在讲台继续上课的情景是什么样的?常人不敢想象,但是,我们做到了,我们没有因为停电耽误学生上课,我们也没有认为这是一种煎熬,因为我们把知识教给了学生,我们的播种在他们身上有了收获。一周紧张的课程结束之后,我们也常去喀城周边的游泳池,泡上一下午,游泳池边绿树密布,毫无炎热之感,游几圈,累了之后躺在池边,看着天空,也不知道会肆意的思考些什么,总感觉这是一种莫大的惬意

志愿者的惬意

 

喀城的高温天气还在持续,还在上升,但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,我们也有高涨的热情,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辛勤付出在孔子学院,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”,一切为了我们的学生。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技术支持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

Baidu
sogou